作者:李亦倫醫師
今年的流感疫苗接種計畫,預計在9月底至10月初展開(自費疫苗通常會比公費疫苗早一些開打),有幾個比較重要的變革,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疑問。別擔心,今天就讓我用大家最想知道、也最聽得懂的方式,一次說清楚講明白!
2025流感疫苗懶人包:今年有哪些不一樣?
今年的改變主要有三點:
- 全面改打「三價」疫苗:過去熟悉的四價疫苗,為什麼今年不見了?
- 台灣首度引進「鼻噴劑型」的減毒流感疫苗:怕打針的救星來了?我推薦嗎?
- 林口微笑診所引進「佐劑流感疫苗」:這是什麼?專為長輩設計的嗎?
接下來,我們就一點一點來解析。
1. 四價變三價,保護力會不會打折?
這絕對是今年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過去十幾年,我們已經很習慣「四價」流感疫苗,可以一次預防4種病毒株(2種A型、2種B型)。今年全球同步改為「三價」,只預防3種病毒株(2A1B),大家心裡難免會嘀咕:「少一價,保護力是不是就縮水了?」
答案是:請放心,保護力不但沒有打折,反而更精準!
這要從流感病毒的族譜說起。B型流感病毒主要有兩大分支:維多利亞株(Victoria) 和 山形株(Yamagata)。
根據美國CDC和全球流感監測數據,科學家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B型山形株 (Yamagata) 病毒,自2020年3月以來,就再也沒有在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被檢測到。 它就像是從地球上「消失」了一樣。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各國的藥物監管單位(包括美國FDA與台灣食藥署)共同決定,從2024-2025這個流感季開始,不再將已經銷聲匿跡的山形株病毒放進疫苗中。
這是一個基於全球公衛監測的科學決策,目的在於讓我們的免疫系統能更專注地去對付目前真正在社區中流行的病毒,避免了不必要的疫苗成分可能帶來的極低機率的副作用風險。所以,這不是偷工減料,而是「與時俱進的精準打擊」!
2. 台灣首見「鼻噴疫苗」,適合我的孩子嗎?
今年另一個大新聞,就是台灣終於核准了鼻噴劑型的流感疫苗,這對許多害怕打針的孩子和家長來說,似乎是一大福音。但是,在決定選擇它之前,有幾個重點需要先了解。
注射型除了不活化疫苗外,還有少數重組疫苗(例如 Flublok),但都不是活的疫苗。鼻噴型是唯一的活性減毒流感疫苗(Live Attenuated Influenza Vaccine, LAIV)。
LAIV的特點
經鼻噴入,模擬流感病毒自然的入侵途徑(呼吸道),不需要透過肌肉注射。它含有活的、經減毒處理的病毒,可以在鼻咽局部短暫複製,但不會造成全身性流感。
這種「活」的特性,可以誘發比較完整的免疫反應。除了產生血清抗體(humoral immunity),還會誘導黏膜免疫(IgA)以及細胞免疫。因此理論上可能帶來更接近「自然感染」的保護力。
即使LAIV有這些好處,那我特別推薦孩子使用嗎?
先說結論,李醫師的觀點:對於絕大多數的兒童,我個人目前仍優先推薦傳統的注射型疫苗。
為什麼呢?我的考量如下:
群體施打的便利性:
目前台灣國小、國中學生的流感疫苗,主要都是在學校由公衛醫療團隊統一接種公費疫苗。這種方式行之有年,覆蓋率高,對家長來說也非常方便。鼻噴疫苗目前需要到醫療院所自費施打,便利性上打了折扣。
鼻噴疫苗的限制:
適用對象:
它是「活性減毒疫苗」,雖然病毒活性已大幅減弱,但仍不適用於2歲以下、免疫功能不全或是有特定慢性病的兒童。台灣核准的適應症是2歲至未滿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美國CDC說明的禁忌對象:中重度哮喘/近期氣喘發作、免疫低下、正在使用阿斯匹靈的兒少、懷孕者不宜用鼻噴疫苗。
對成人效果的疑慮:
雖然美國CDC的資料顯示鼻噴疫苗可用於2-49歲的民眾,但過去曾有研究指出它在成人身上產生的保護力不如注射型疫苗穩定。而實務上,在美國成人仍以注射型流感疫苗為主。
英國的案例分析:
沒錯,英國的公衛系統確實將鼻噴疫苗作為兒童接種的首選,而香港以及芬蘭也對部分兒童提供LAIV。這主要是基於他們的公衛政策考量,認為鼻噴疫苗對兒童的黏膜免疫效果不錯,且能有效降低社區傳播。但每個國家的醫療環境和策略不同,台灣目前的主流做法與專家建議,仍是以注射型疫苗為主。(個人觀點:英國原本就有一些疑疫苗論,例如他們也曾有醫師建議不要施打MMR麻疹疫苗以避免自閉症等副作用。所以在這樣的風氣下,能夠讓孩子有最高的機會接種流感疫苗,對國家整體的防疫還是比較好的。在美國或是台灣,原本就能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尤其台灣的學童施打率並不低。)
台灣鼻過敏兒童比例高:
噴進鼻內的疫苗,可能會類似剛使用鼻噴劑的過敏病患一樣,容易有物理性的刺激,一噴就狂打噴嚏。如果剛噴進去的疫苗,讓你的孩子連續打了好幾個噴嚏,雖然不至於使疫苗失效,但是心理層面還是會擔心疫苗是否無法發會作用? (美國CDC的FAQ有說明:如果接種後立刻打噴嚏,不需要重新給藥。)
那麼,誰適合鼻噴疫苗?
我認為它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替代選項」,特別是對於有嚴重「暈針」或「針頭恐懼症」的孩子。與其因為害怕打針而完全不接種,承擔感染流感的風險,那麼選擇用鼻噴的方式完成預防,絕對是利大於弊的選擇。
不過,基於我上面分析的理由,今年我們診所並沒有購入鼻噴流感疫苗!😅
3. 專為65歲以上長輩設計的「佐劑疫苗」
最後,是我們診所今年也特別為長輩引進的「佐劑流感疫苗」。65歲以上的長者,已經是台灣公費流感疫苗接種的第一波對象,為什麼我們還要引進這一款全自費的疫苗呢?這值得我們來特別介紹一下。
什麼是「佐劑」(Adjuvant)?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疫苗的「強化劑」或「催化劑」。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會自然老化、反應變慢。對65歲以上的長輩來說,打一般流感疫苗產生的抗體濃度和持久性,有時會不如年輕人理想。
「佐劑」這個成分,就是要加強刺激長輩的免疫系統,讓它「醒過來」,更用力地去認識病毒、產生更強、更持久的保護力。
佐劑疫苗的優點與根據?
美國CDC的「免疫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明確指出,針對65歲以上族群,優先建議使用「高劑量」或「佐劑」這類效果更強的流感疫苗。
多項研究證實,相較於一般標準劑量的疫苗,佐劑疫苗能夠在長者身上:
- 誘發更高的免疫生成性 (Immunogenicity):產生更多的保護性抗體。
- 提供可能更持久的保護:讓保護力能更好地覆蓋整個流感季。
那有缺點嗎?
- 副作用可能稍微明顯:因為它強力地活化了免疫系統,接種後局部紅腫、痠痛的感覺,可能會比一般疫苗稍微強烈一些,但這也代表免疫系統正在努力工作!通常這些症狀在1-2天內就會緩解。
- 費用:目前佐劑疫苗在台灣屬於全自費項目,且仿單建議的使用對象為65歲以上 的成人。
結論:李醫師的總結與建議
今年的流感疫苗選擇更多元,也更精準。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釐清觀念,做出最適合自己和家人的選擇。最重要的,還是要記得「預防勝於治療」。
李醫師的「一頁式」懶人建議
- 學齡兒童(國小到高中職):跟著學校公費針劑走,及早同意書。若孩子極怕打針/暈針,可在門診評估是否適合鼻噴 LAIV(限 2–<18 歲)。
- 18–64 歲成人:在台灣鼻噴疫苗沒有成人適應症,請選擇三價針劑(蛋培養或細胞培養皆可)。
- ≥65 歲長者:可優先考慮佐劑型,沒有就三價針劑先打,不要等。
有任何問題,都歡迎來診所與我討論!祝大家都有個健康平安的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