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亦倫
疾病盛行率
根據統計,30至35歲的人口中,20%的男性和5%的女性會有習慣性打鼾的現象;而當年齡增加到60歲時,比例上升到60%的男性和40%女性,相當於總人口數的一半。
美國的流行病學調查也發現約有4%的中年男性和2%中年女性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大約佔習慣性打鼾病患的1/4左右。
另外在日本的調查發現,總人口數的1%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從一般流行病學的統計看來,打鼾以及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說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註:上述統計為2011年的參考資料)。
那到底打鼾是不是病?
需不需要接受治療?
它和睡眠呼吸中止症又什麼相關呢?
打鼾的成因
我們呼吸的時候,氣流經由口鼻,口咽部通過聲門進入氣管前的這一段結構稱為上呼吸道,上呼吸道並不是鐵管一條,它具有彈性而且支撐性是動態變化的,隨著生理狀態以及年紀會影響上呼吸道的支撐性強度。
在睡眠過程中,因為熟睡期的肌肉鬆弛,重力作用(仰躺姿勢),患者本身解剖構造(如肥胖造成咽壁脂肪組織堆積,軟腭或懸壅垂過長,舌根或扁桃腺肥大以及肥厚性鼻炎或是鼻中膈彎曲引起鼻塞等原因)等因素,使得呼吸道某些位置空間特別狹窄,氣流經過這些狹窄處的流速會加快。
空氣這個流體遵守白努利定律,在流速加快的地方會形成負壓:像是吸塵器一樣,把周圍的黏膜組織往中心吸,導致軟組織的拍動(通常在口咽部的軟顎最為明顯),而造成鼾聲。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快速氣流引起的負壓強度和呼吸道軟組織的支撐性,這兩個物理條件會影響鼾聲的大小。
如果上呼吸道的肌肉張力嚴重不足,會像我們用力吸軟的吸管一樣,管子整個塌陷扁掉,而導致氣流無法通行。肌肉張力的下降,和老化,身體健康狀態,熟睡進入深層睡眠,飲酒和安眠藥使用等皆有關係。
因此,藉由維持穩定的肌肉張力,我們才能在熟睡時維持上呼吸道一定的通暢度。相反的,如果肌肉張力不足以撐開呼吸道,完全塌陷的氣道就會形成呼吸中止apnea,最後造成氧氣無法進入肺部而產生缺氧情況。
![]() |
Drcamachoent,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呼吸道未阻塞 |
![]() |
Drcamachoent,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呼吸道塌陷阻塞 |
睡眠呼吸疾病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apnea/hypopnea定義:睡眠中發生間歇性的呼吸道完全或部分阻塞,造成氣流停止或降低超過50%,如果超過10秒鐘,便定義為一次apnea或hypopnea事件。而OSAS則是在睡眠過程中,平均每小時有超過5次以上的apnea/hypophea。(AHI>5, AHI:apena-hypopnea index)
這些事件造成血中含氧量下降,而身體缺氧的狀態會誘發生理保護機制,將睡眠狀態由深層睡眠拉回淺層睡眠,這個現象稱之為醒覺arousal,這是藉由提高肌肉張力而避免呼吸道完全阻塞的一個生理保護作用)。
OSAS造成的長期影響,來自於身體慢性缺氧產生的相關生理變化和後遺症,如心肺系統受影響(例如不易控制的高血壓甚至肺高壓),性功能降低及記憶力減退等,且可能因過度嗜睡引起職業或交通的事故,嚴重性不容忽視。
介於單純打鼾和OSAS兩者中間的睡眠呼吸疾病,則被稱為上呼吸道阻力症候群(upper airway resistance syndrome, UARS)。
下面是美國Mayo Clinic梅約醫學中心介紹睡眠呼吸中止的短片,藉由動畫說明可以讓大家更清楚OSAS的生理異常狀態,推薦大家觀看!
另外,美國醫學動畫網站Nucleus Medical Media有關睡眠呼吸中止Sleep Apnea (YouTube連結)的影片,可以讓民眾在五分鐘內快速理解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生理,也推薦大家看看。(目前該網站不允許在blogger嵌入影片,大家可以直接點擊連結到YouTube看影片。)
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的診斷
如果你是一個經常性打鼾的人,而且睡覺過程中有類似窒息或是噎氣的狀況,白天睡醒後又有過度疲勞且嗜睡的狀況,就要懷疑有OSA。
我們可以利用ESS問卷,來客觀量化病患白天疲勞嗜睡的程度。
理學檢查
我們在診間會利用軟式纖維內視鏡,可以評估病患上呼吸道狹窄的位置,一般需要評估的是軟腭,扁桃腺,舌根,鼻腔,鼻咽腺樣體等常見造成阻塞的解剖位置。
實驗室檢查
OSAS確定診斷的黃金標準,是到醫院接受睡眠中心的整夜睡眠多項生理功能檢查Polysomnography PSG ,記錄睡眠過程中的相關生理變化。但是一般醫學中心PSG檢查常常需要等候多時,而且對於某些病患來說,在身上裝置一堆儀器線路,加上陌生的環境,可能導致無法睡的安穩,會影響到檢查的準確性。(沒有睡著,就不會有呼吸中止產生。)
因此,目前許多醫院也推行居家型睡眠檢查Home Sleep Test(HST),讓病患省去等候安排的時間,且沒有認床的問題,利用相對精簡的檢查配備,在自己家裡好好睡上一覺,就可以評估睡眠狀態中是否有呼吸中止以及缺氧,對於OSAS的診斷已經有很好的可靠度。(補充:林口微笑也跟業者合作可安排HST檢查。)
大家或許會想到apple watch等穿戴式裝置,一樣可以檢測睡眠時的心律和血氧變化。雖然這些裝置無法將呼吸氣流,睡覺體位以及胸廓起伏的資訊同步節錄,但是仍不失為一個簡單可行的篩檢工具,如果apple watch有記錄到睡眠中缺氧的狀況,應安排進一步較為完整的檢查。
僅管HST相當方便,但是睡眠中心的PSG不僅可以記錄腦波確認睡眠深度,還多了許多生理資訊可以幫助診斷其他不同類型的睡眠疾病,而且可以當作持續正壓呼吸器CPAP治療調整壓力的參考。這是HST無法取代的。
治療
耳鼻喉科醫師依據完整的頭頸部理學檢查,加上軟式纖維內視鏡,評估睡眠中呼吸道阻塞的解剖位置,針對該部位做有效的手術處理,以期達到『對症下藥』的療效,對於診斷或是治療OSAS,有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作者:竹東榮民醫院耳鼻喉科 李亦倫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