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倫醫師|鼻塞微創手術|耳石復位|睡眠呼吸中止|專業聽力室|林口微笑親子耳鼻喉科診所: 法國中世紀小鎮_佩魯日 Pérouges 2024.06.27 WFU

2024/08/20

法國中世紀小鎮_佩魯日 Pérouges 2024.06.27

作者:李亦倫


Tilleul廣場的L’Hostelleria餐廳(也是旅店)


Introduction 寫在前面


佩魯日(Pérouges)這個位於法國里昂東北方的小鎮,堪稱是中世紀的時光膠囊。走進這座保存完好的古城,彷彿回到12世紀。小鎮的鵝卵石街道、石砌房屋和紅磚屋頂充滿了歷史的痕跡,不少法國的中世紀電影都選擇在這裡取景。這裡除了擁有悠久的歷史背景,還因為美麗的風景和獨特的建築,被列為「法國最美村莊」之一。

佩魯日的歷史可追溯到12世紀,這裡曾是貿易的中心,也是鄰近區域的重要戰略據點。然而,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交通的變遷,小鎮逐漸沒落,人口也大幅減少。幸好在20世紀初,法國政府和當地居民展開了保護和修復古城的行動,使得佩魯日得以保存至今,成為現代人瞭解中世紀生活的窗口。

除了歷史風貌,佩魯日還有著名的當地美食:佩魯日薄餅(Galette de Pérouges),這是一種以甜味為主的傳統薄餅。當地的許多餐廳都提供這道甜點,為訪客增添了味蕾的享受。無論是漫步在石板路上,還是在古老的教堂前留影,佩魯日都讓人感受到一種與眾不同的古樸魅力。這個古老的小鎮,絕對是法國文化深度旅遊中不可錯過的珍寶。

大家想要更進一步了解佩魯日這個小鎮的話,歡迎閱讀我的這篇文章。


Back to the Medieval Times 穿越時空回到中世紀


Pérouges 佩魯日,是法國保存完好的一個中世紀小鎮,位置在里昂的東北方約30公里處,坐落在小山丘上,是鄰近區域的制高點。從12世紀開始發展,佩魯日古城區有迷人的石頭建築,紅磚瓦屋頂和狹窄的鵝卵石街道,充滿歐洲中世紀風情,來到這個村莊,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中世紀。事實上,許多法國中世紀電影也選擇在這裡拍攝取景。佩魯日也是「法國最美村莊協會」認證的法國最美小鎮之一。


licensed photo


從鳥瞰照片可以看到小鎮由早期的城牆圍成一個橢圓形村莊,俯瞰著艾因省的廣大平原。

我們把車子停在公共洗手間前的開放停車場,旁邊就是佩魯日古城的Église-Forteresse Sainte-Marie-Madeleine de Pérouges 教堂。教堂的一部份連接著小鎮的城牆,並且緊鄰著城鎮的主要入口。

從教堂的位置以及和城門城牆融為一體的設計,可以看得出來,除了宗教外,這個教堂也具有防禦的軍事功能,而法文Église-Forteresse字面上就是fortress church,代表它是一座身兼堡壘功能的教堂。


licensed photo


這個教堂目前已經沒有做禮拜彌撒的功能,因為當地的常駐人口已不到百人。但是新人可以申請在這裡舉辦婚禮,我想它應該會是一個很熱門的婚禮地點。

教堂緊鄰著小鎮的主要入口城門,所以算是是參訪古城的起點。




教堂是石砌建築,內部自帶冷氣空調,比外面炎熱的天氣涼爽不少。一走進去,剛好遇到當地小學生的戶外教學,負責導覽的人員穿著中世紀服裝,正在替小朋友們解說佩魯日的歷史。(不過我們一句都聽不懂😆)

教堂內部是中世紀常見的哥德式飛扶壁(Flying Buttress)拱形支撐,沒有什麼華麗的裝飾,彩繪玻璃窗也很簡樸,而且幾乎沒什麼採光的功能。

下面這張照片是拉高了iso感光度而呈現出來的明亮錯覺,事實上走進來教堂有一點昏暗陰森的感覺。 


小學生們的校外教學到這裡來認識法國中世紀小鎮

彩繪玻璃窗的投影 

教堂裡的屠龍者Saint George雕像

簡單的彩繪玻璃窗


走出教堂,左邊就是佩魯日古城的主城門。教堂前面的這張導覽圖把古城的重要資訊都標示出來了,這張圖可以說是參訪最重要的參考。右下角的圖騰有佩魯日的市徽,法國最美村莊協會,法國歷史遺跡等等標誌,可以看得出來佩魯日在文化歷史方面的重要性。


堡壘教堂前的古城導覽地圖

右上角是我們中午用餐的餐廳


以村莊的規模,如果認真的逛起來,大概只要半個小時就可以走完整個佩魯日古城,真正名符其實的「小鎮」。😂

當我們穿過堡壘教堂旁的主城門,就走進活生生的中世紀電影場景了。



佩魯日的市徽,象徵守護神聖喬治所屠殺的龍。


穿過主城門後,在第一個小巷子右轉,就會進入通往市集廣場的捷徑,Prince Street王子街。


王子街的介紹


王子街是當年佩魯日的商店街之一,因為做為Savoy公爵代理人的領主就居住於此巷弄而得名。當年的工匠們會把自己的手工藝成品展示在屋子旁,讓採購的商賈能夠好好觀賞。

所以這裡大部分的石屋,不同於常見垂直排列推開的百葉窗,他們一樓的窗戶,裝上的是水平排列的百葉窗,在放下來採光的同時,下排的窗板還可以當成陳列藝品的桌檯。當時這裡大部分的藝品是紡織品。


水平打開的百葉窗可以當陳列檯面


一樓是工作坊,二樓是居住處所


因為是鋪滿鵝卵石的小路,要在這種小鎮步行,最好穿著舒適的布鞋,而推車或是輪椅在這種不平整的鵝卵石街道,也不太方便。







走到王子街的盡頭,經過Musée Maison des Princes這個博物館(當年領主住的房子),就會到小鎮的中心,Place du Tilleul,椴樹廣場。這裡是過去村莊的市集,因為廣場上的一棵椴樹(菩提樹)所以得名。

廣場上這株1792年法國大革命後種下的菩提樹(Le Tilleul, Lime tree),是當年為了慶祝新共和成立,而在法國各地種下的「自由樹」其中之一。這些自由樹,很多在後來波旁王朝復辟的時候被砍掉,廣場上的這一株,是目前法國僅剩為數不多的其中之一。


椴樹廣場上導覽解說員向兒童做解說

非常大的菩提樹,神木等級的大小。


Tilleul廣場現在四周是一些商店,其中最顯眼的Hostellerie du vieux Pérouges,這是建造於12世紀的一棟半木造房屋,目前被翻修為旅店以及餐廳,我們原本有打算在這裡用餐,後來決定去另外一家評價也不錯的農家餐館Auberge du Coq(Rooster's Inn,看名字就覺得很接地氣!)


Hostellerie du vieux Pérouges旅店


Hostellerie du vieux Pérouges旅店


我們再看看廣場四周的風景。方形廣場以椴樹為中心,四周建築物都有開窗面向廣場。相較於其他法國的廣場,這裡少了常見的噴泉。我想可能因為位在山丘上,人口也不多,所以沒有在這裡挖鑿一個噴泉。


La Galerie de L'Hostellerie 餐館的另外一個空間

廣場四周的建築物有用來計時的日晷

難得捕捉到沒有遊客的Hostellerie du vieux Pérouges

大椴樹後方的房子牆上,有屠龍者聖喬治騎馬的雕像(google maps)




上面的Google StreetView,就是在椴樹廣場上往Hostellerie du vieux Pérouges方向看,廣場現在做為佩魯日的文化市集,一些節日的活動都會在這裡舉辦。

我們快速了解小鎮的方位後,就決定了午餐吃傳統的農村料理,旅行在外,到最後最依賴的還是google maps的評論。還好這次在這裡沒有踩雷,主餐的燉豬肉和魷魚,蠻對我們的胃口。


Auberge du Coq 字面上的英文翻譯就是Rooster’s Inn



燉的很軟嫩的豬肉,入口即化。這道很快被秒殺。

squid的配料很搭海鮮。不過上菜時我才想起來這裡不靠海。


甜點普通


這裡很特別的是⋯⋯小費只能給現金,不能從信用卡付。


講到吃,在佩魯日得要提一下La galette de Pérouges,它算是這裡特有的一種甜的薄餅。

在法國其他地方的galettes大部分以鹹的餡料為主(相較之下,Crêpes主要以甜餡料為主)。

但是佩魯日這裡的galette是甜的!在1912年,當地開始推動保存古鎮和推廣觀光,其中認養Hostellerie du vieux Pérouges這個指標建築的瑪莉露意絲,將傳統配方改良,創造出這個甜食,並命名註冊商標。


佩魯日主打的在地名產


官網介紹了佩魯日galette的來由


我們中午用餐的這家Auberge du Coq (Rooster's Inn),也是在地觀光協會推薦的Galette de Pérouges的店家之一。沿著小餐館再往前則是Rondes街上的地標商家Rapaud Didier。我們因為午餐吃的太飽,所以只有在店門口拍個打卡照了。


左下角就是椴樹廣場旁的餐廳旅店 

Auberge Du Coq 餐館門口展示的galette de Pérouges 

門口掛著大大的商標,配上可愛的佩魯日dragon圖案


酒足飯飽之後,我們繼續在鎮上逛逛走走,基本上這裡就是一些藝品店和文創工作室為主的小店家,很輕鬆的在鎮上走走逛逛,大概一個小時以內可以完成。非常適合當作里昂附近的半日遊景點。





一家精油店家的門口

撐得起法國最美村莊的招牌

走進電影場景





最後,用錄影紀錄來替這個遊記結尾。




後記#1 佩魯日的小歷史課


佩魯日,在歷史上最早在西元1100-1200年左右首次被提及,它最初的功能是一個堡壘和地牢,周圍環繞著城牆,建立在小山丘上。

在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約15到17世紀,也就是從中世紀跨入近現代的過程),這個村莊因為貿易和手工藝逐漸蓬勃發展,作為當地一個重要的紡織中心,小鎮上有許多織工工坊,主要生產亞麻布。 因為位於從里昂到日內瓦的必經之路,有地理上的策略性意義:是從事貿易的旅行者的中途點,同時也是Dauphiné和Savoy這兩個鄰近區域的家族王朝的戰爭核心。

直到18世紀,法王路易十五在佩魯日的山丘下,修建了一條穿過Meximieux梅克西米厄的新道路,往來的交通開始繞過這個位於上坡路段的村莊。

壞消息接踵而至,里昂Croix-Rousse區的絲綢織工發明了大型的織布機,開始大量的製作生產,而且新的織布機對小鎮上的工坊來說太大了,使得佩魯日的許多紡織業者不得不關閉。隨著交通和紡織產業的重要性被取代,佩魯日便逐漸失去了舞台。

在鼎盛時期,村莊的人口在1000人左右。到了1900年,只剩下10到20人。有人開始談論,把這個荒廢的村莊敲掉,來取得建築用的石材。

還好在1911年,時任美術部長(未來的里昂市長)愛德華·埃里奧和其他公民發起保存小鎮的運動,並成立了基金會,透過大家認養以及重建荒廢的石屋,引進藝術家以及工匠進駐。才把這個中世紀小鎮保存下來。


後記#2 Crêpes vs. Galette 可麗餅有兩種


這次來法國旅行之前,對於French pancakes我一般都認為那就是可麗餅crêpes,在台灣最常看到的餡料是巧克力和水果等甜的口味。

但是這回我們開始在法國阿爾卑斯山往里昂,以及靠近羅亞爾河谷一帶,如果在比較鄉村的地區,看到的薄餅,幾乎都是標示galette,而且比較多是配上炒蛋或是火腿和起司等鹹的配料。

我們一開始其實有點混淆,這看起來像可麗餅的食物,為何會有另外一個名稱?

後來在巴黎的Montparnsse區的法式薄餅餐廳La Crêperie de Josselin,同時點了galettes and crêpes,向服務生詢問,當下得到的說法是:

這兩種pankakes,主要差異在餡料的差異。

Galettes比較常搭配鹹的,例如火腿,蕈菇和菠菜或cheese and eggs。

而Crêpes,則是以甜的餡料為主,例如水果,奶油,果醬等,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法式可麗餅。

在妹妹買的法國童書,也有提到這兩種法式薄餅的差別,除了餡料甜或鹹之外,Crêpes是用wheat 小麥粉製作,而Galettes則是buckwheat蕎麥粉做成。




小麥廣泛使用於烘焙和麵食,包括我們常吃的糕餅,麵包,中式水餃皮和麵條以及義大利麵,都是以小麥麵粉為原料,是人類最重要的穀類作物。

相較於小麥,蕎麥雖然名字也有個"麥",但是不屬於穀類。它不含麩質,質地較小麥粗糙,顏色較深,具有獨特的堅果風味。日本的蕎麥麵Soba和法國的鹹味薄餅Galette,是我們比較會接觸到的蕎麥產品。

下次到法國吃可麗餅,就知道Crêpes和Galettes的差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