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倫醫師|鼻塞微創手術|耳石復位|睡眠呼吸中止|專業聽力室|林口微笑親子耳鼻喉科診所: 🎧【耳機怎麼戴最安全?抗噪耳機真的能保護聽力嗎?】 WFU

2025/10/20

🎧【耳機怎麼戴最安全?抗噪耳機真的能保護聽力嗎?】

作者:李亦倫醫師




在診間看診的時候,常有民眾或家長問我:

「李醫師,我兒子每天都戴耳機看書、睡覺聽音樂,搭公車和捷運也在聽音樂,會不會讓聽力變差?」

「戴抗噪耳機雖然很安靜,但有時候會覺得頭暈、耳悶,這樣正常嗎?」

這些問題,其實都和 噪音性聽損(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NIHL)有關。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耳機到底會不會傷聽力?又該怎麼安全使用?


🎵 一、耳機會怎麼影響聽力?


耳機造成的主要問題是「噪音性聽損」。
這不是瞬間發生,而是長期在高音量環境下,耳蝸內的毛細胞逐漸受損。
一旦壞死,這些細胞是無法再生的。

根據 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的建議:

🔸 85分貝的噪音暴露時間不應超過8小時
🔸 每增加3分貝,安全暴露時間減半

換句話說:

88分貝 → 最多4小時

91分貝 → 最多2小時

94分貝 → 最多1小時

而捷運車廂、鬧區的背景噪音往往就有70~90分貝。

為了蓋過環境聲,有些人不自覺把耳機音量開得更大,
這樣等於讓耳朵在「雙倍噪音」下工作,
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耳鳴、聽力退化,甚至影響大腦的聽覺處理能力。




補充說明
上面在提到環境噪音暴露的容忍值,對於聲音的量測單位是dBA,和我們做純音聽力檢查的dBHL不同。在A加權中,對於人耳最敏銳的1-4k Hz 中音頻,有提高比重。

dBA 用來衡量環境噪音強度,dBHL 則表示人耳聽覺靈敏度;前者看「環境有多吵」,後者看「耳朵聽得多好」,兩者的基準與用途不同。

如果用我們容易認知理解的說明:
正常聽力的人在安靜環境下(約30–40 dBA),能聽到約0 dBHL 的閾值聲音。也就是ㄧ般對於聽力檢查室的背景噪音要求,最起碼要低於30dBA的程度。

而當環境噪音達 85 dBA 時,即使聽力正常的人,也會感受到明顯壓力與疲勞。




🔇 二、抗噪耳機真的能保護聽力嗎?


答案是——可以,但要用對方法。

主動式抗噪耳機(Active Noise Cancelling, ANC
會利用麥克風收集環境噪音,透過晶片產生「反向聲波」抵銷噪音。
這樣你在吵雜的環境中,就能以較低音量清楚聽到音樂或對話,避免音量疊加效應,對耳朵是一種保護。


© Acute Graphics


例如:

在捷運上若用一般耳機,可能要開到90分貝才能蓋過背景噪音;使用抗噪耳機,70分貝就夠清楚。

音量每下降3分貝,聽力受損風險就減半。因此,抗噪耳機的確能有效預防噪音性聽損。


😵 三、戴抗噪耳機頭暈、耳悶,是正常的嗎?


是的,這是常見的初期反應。主要有兩個原因:

1️⃣ 聲壓改變造成悶塞感
主動降噪時會產生反向聲波,讓耳膜感受到細微氣壓變化,有點像飛機起降時耳朵「塞住」的感覺。對部分人會造成不適。

2️⃣ 感官失衡
抗噪會減少環境音的刺激,大腦少了聽覺線索,可能導致暫時性的空間感混亂或輕微頭暈。

👉 通常這種情況只需逐步適應或間歇使用即可改善。


🧠 四、抗噪耳機會讓「聽覺認知功能」退化嗎?


「聽覺認知障礙」指的不是聽不到,而是大腦聽覺皮質處理聲音的能力退化。
長期缺乏多樣聲音刺激的人,大腦對聲音的定位與辨識能力可能會變差。

若長期讓大腦習慣在抗噪耳機的「靜音世界」裡,可能會降低對突發聲音(例如警報、汽車喇叭、呼喊聲)的反應能力。

✅ 建議:

不要整天戴著抗噪耳機。

通勤時使用沒問題,但工作、行走時可切換「通透模式」。

保留一些自然環境音,讓大腦維持聽覺警覺度。


🎧 五、正確使用耳機的黃金原則


大原則:「非必要就不要戴耳機。」

我常常跟大家說,使用耳機的情境,是你在"安靜“的場所,例如圖書館或是會議室,需要聆聽影片或是Podcast,或是單純幫助專注或是放鬆的音樂,在怕干擾到他人的情況下,才使用耳機!

若是想要專心讀書或是放空身心,請離開吵雜的環境啊!(在人聲鼎沸的星巴克K書,用很大聲的耳機音量來隔絕噪音!!超級NG!)

讓耳朵休息,聽聽周圍的自然聲音,其實是最好的保養。

若真的需要使用耳機,請記得「60/60 原則」:

🔹 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的60%
🔹 連續使用不超過60分鐘

👂 判斷音量是否過大

如果你戴著耳機時,一公尺外的人講話你聽不清楚,音量就太大。

小技巧:善用 Apple Watch 或 iPhone 的「噪音監測功能」,超過85分貝(dBA)就要提醒自己降低音量或暫停使用。


🌿 結語:讓聽力健康,陪你一輩子


耳機是現代生活的必需品,但聽力是有限的資源。
只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善用抗噪科技、讓耳朵適時休息,你就能既享受音樂,也守護聽力。


📚 參考資料




Le T.N. (2017) “Current insights in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 Head & Neck Surgery.


👨‍⚕️ 李亦倫醫師的微笑筆記林口微笑親子耳鼻喉科
📍新北市林口區文化三路一段421號